2014年10月4日 星期六

「短炒」的藝術


每逢打開各大報章,不難發現海外物業的廣告如雨後春筍,周末的展銷會更經常人頭湧湧。證明不論本地用家們或投資者對海外物業的潛在需求相當大。
 
毫無疑問,投資策略絕對因人而已。從課堂上的理論或工作上的經驗,筆者視物業屬中長缐的投資工具,認為實在無需為短期樓價的波幅升跌過份緊張。
 
持貨時段(holding period)是任何投資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何時買入和賣出就決定了投資結果是獲利或虧損。就投資物業而言,一般建議為為35年不等。
 
倫敦樓市暢旺 造就投資新機
 
不過,隨著倫敦樓價因為供應短缺而節節上升,部分投資者的策略亦有所改變。他/她們會選擇購入較遠期的樓花,並且試圖在物業落成前的建築期內出售獲利。這種「短炒」的投資活動(英國當地稱為 Flipping,香港俗稱「摩貨」)也曾經在香港樓市熾熱時屢見不鮮。不過,近年政府針對樓市的「辣招」已令交易成本大增,本地「摩貨」活動已經大大減少。
 
回到倫敦的樓市,有兩點投資者特別值得留意。首先,並非所有發展商都容許買方在建築期間內轉售。此外,「摩貨」的潛在風險亦相當高,因為並非每個項目能夠保證獲利。
 
對於有意參與「摩貨」的投資者,以下有數點提示可供參考。
 
1. 預先向發展商查詢是否容許建築期間轉售。部分發展商會禁止或訂明需符合若干條款才批准。
 
2. 選擇較遠期的樓花(2-3年),容許樓價有足夠時間增長。
 
3. 選擇特別受海外買家追捧的項目和地區。
 
4. 選擇信譽良好和實力雄厚的發展商及地產代理。
 
5. 預留足夠財政儲備,以應付一旦需要完成交易時的支出。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