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政府上月宣布,計劃對持有英國房產的離岸公司和其他法人進行實名登記制度,作出為期約六星期的公眾諮詢,並邀請業界持份者提供意見。措施若落實,將是全球首個對此類資料進行登記的國家。筆者認為,此舉不但強化英國就企業透明度和反貪腐的世界領導地位,而且有利房產市場持續發展。
實名登記增樓市透明度
根據諮詢文件,英國政府希望透過上述登記制度,增加樓市透明度,藉此打擊貪污和洗黑錢活動,令房產市場的信譽得到保障。自從2004年起,當地政府已對總值超過1.8億英鎊涉嫌貪腐收益的物業進行刑事調查,當中有75%均由離岸公司持有;同時,稅局更透過法庭追討超過27億英鎊的應收稅款。由此可見,政府採取相應措施實在刻不容緩。
新建議下,英國公司註冊局(Companies House)將負責核實和登記離岸公司實際持有人(beneficial owners)的詳細資料,包括姓名、出生日期、國籍、居住地及對公司的控股量等,並要求至少每兩年更新一次資料。對於已經持有英國房產的離岸公司,建議於法例生效後提供一年過渡期,期間讓公司決定披露相關資料或出售物業。若不遵從新規則, 建議在業權上加入限制,令物業不能轉售或續期等,並須負上刑責。物業包括永久業權土地和租賃期21年以上的分層單位。
非法資金勢對物業卻步
值得留意是,目前利用公司名義購買英國房產是完全合法的。不少投資者採用該方法達致稅務上和財務上最大效益。根據官方資料顯示,由2008年至2015年間,有接近28000宗物業交易屬公司持有,當中約三分二為離岸公司。就以位於武士橋的著名豪宅一號海德公園(One Hyde Park)為例,在76個單位中,64個是以公司名義購入;位於近年備受海外投資者追捧的九榆區(Nine Elms)的Riverlight Quay,15%單位均由離岸公司持有。筆者相信,透明度的提升有助資訊流通,將會令非法資金對英國物業的興趣減低,最終令樓市更趨公平,對絕大部分守法的投資者而言,相信是利多於弊。當然,新措施如何落實,將取決於政府的決心和資源是否配合;至於成效及對樓市的影響,亦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